手语的语法是讲单个手势的构成规则和多个手势联合起来表达意思的结构规则。
手语是靠眼睛看来接受信息,靠手和身体表情组合运动发出信息。怎么看顺眼和好懂,怎么打舒服顺手,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手语语法规则。
很多聋人不知道或者讲不出手语语法,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他们打的好,通过自然途径获得母语一样地自然地掌握手语的。汉语语法是在掌握流利的汉语(积累大量手语词汇、经过大量手语对话实践,用手语表达像脱口而出一样熟练不用多想就打出来)后才学的,上小学或者中学才学汉语语法。但是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时,才一边学习词汇一边学习语法。好多语言表达方式时约定俗成的,习惯了的方式,甚至讲不出什么道理,反正就这样感觉对。(靠自然天成的语感来判断表达是否合适,合乎习惯)。
每个手势表示一个概念,一个(或几个)意思。单个手势的构成要素有:
手形(如字母和数字的指式,I,V,E,U,Y,Q,L, J,X,// 1,2,3,5,6,7,8,9,10。注意,字母和数字手形一样,没有和数字4手形相同的字母)
手的移动 (移动方式有:来回摆动,上下移动,不规则抖动、擦、抹、切、削、旋转、绕、敲,拍等)
手的位置(手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在头上、脑门、太阳穴、脸、脖子、胸部,胸前,腹部、手、胳膊、肩膀、腿等等) news.cndeaf.com
手掌心的朝向 (朝外,朝向自己身体,双手掌心相对或并列等)
还有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势 (喜怒哀乐、皱眉,皱鼻子,眼睛睁开或眯成缝儿,各种口型)
其中手形是手语词的核心元素,不可缺少。手的位置、移动、掌心朝向是以手形为依托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起到语法/修辞作用。高兴的表情、生气的表情表示不同的句子表达方式(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和感叹句),还有用肩膀侧转和视线交替变化,表示不同角色和不同角色之间对话。
手语短语或句子构成 (先选2个常见的例子来讲)
(1)宾语+动词式
也就是“目标(宾语)”在前,“动作(动词)”在后的顺序。(很像汉语中“把”字句的顺序)
比如:球/扔(汉语意思是扔球,把球扔出去), 先打“球”的手势,后把“球”的手势往外移动,成“扔”的动作,结果球没了,是扔出去了。
球/接(汉语意思是接住球,把球接住了), 先打“球”的手势,然后移向自己胸口,球的手势没变,表示接住球了,手里还有球。
书/拿(汉语意思是把书拿过来,拿书来), 先打“书”,指着一边,意思是那本书,瞄准目标,再伸手去拿。 cndeaf.com
(2)否定词常常在句子后面。
这里/跑/不行(汉语意思是这个地方不许跑步,这个地方不能跑步)。先打出”跑“,知道主题词,讲什么事,接着打”不行“的手势。
重要的信息在最后,记得时间长一些。说了长句子,好多人的短时记忆效果通常是记住最后和开头几个手势记得牢,中间的部分忘得快。
地 址: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870号1-1(辽宁师范大学西走50米)最东面老店即是! 咨询电话:0411-84210003 (早8点-晚5点) 联系人:吴桂川 徐丹 网 址:http://www.dlztq.com/ QQ留 言:1004296480 市内方向乘车路线:101路、522路、534路、705路、708路、715路在兰玉街下车路南即是 |